【高中·会议】“锚定目标,提分增效”--2025年玉林新世纪高三“三模”成绩分析会

锚定目标
提分增效

为总结前阶段备考经验,查找差距,明确后阶段备考方向,优化教学策略,强化班级管理,加强“家校生”三方联动,促进成绩整体提升,我校于2025年3月17日晚在立言楼阶梯教室隆重举行2025年玉林新世纪高中高三“三模”成绩分析总结会。会议由高中部工会主席、团委书记梁妙冰主持。




会议一共有七项议程。首先是高三级教学处陈柔伊主任对我校的“三模”考试各项数据作分析说明。这次玉林联考参加人数共55049人,其中物理方向,共62个学校35662名学生参考,历史方向61个学校19387名学生参考。阮同学以物理组合643分成绩,勇夺北流市第1名,物理组合在北流市前10占5,分别居第1,3,4,6,8名。历史方向,前10占3,居北流第2,3,10名。整体特控上线284人,本科上线778人。本次考试数学科组表现突出,数学、物理仍然是我校优势科目。



会议的第二个议程是优秀学科组、优秀科任老师做备考经验介绍和后阶段备考策略说明。首先是高复部雷灿主任代表数学科组发言。他说,针对部分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存在“眼高手低”问题以及中等难度题目因运算能力薄弱而频繁出错、 高难度题目因缺乏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能力而找不到解题突破口等问题,他们对后续备考策略做出了具体调整,“在课堂教学方面,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采用 ‘小测试 + 重点讲解’的模式,碎片化的时间段里进行 5 - 10 分钟的基础知识小测试,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并加以弥补。同时,增加课堂练习中运算题的比重,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运算技巧,提升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对于难题的突破,我们开展专题训练,选取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中的典型难题,进行深入剖析,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最后,雷灿主任补充道,“在备考的冲刺阶段,我们数学组全体老师将继续保持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紧接着优秀学科组“物理科组”也做了经验交流。科组长覃胜光老师的分享主要有如下几点:一、科学的教学策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始终坚持以提高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强调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基础与能力的双重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二、严谨的教学态度:精心备课,严格要求学生和管控好课堂,我们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严格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复习和预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时反馈,重视教学反馈的及时性,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学生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抽象概念,采用图示法、动画演示法;物理实验,尽量演示操作或视频,培养学生的实验得分能力;对于重点和难点知识,采用讲解、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四、加强应试能力训练:时间管理、审题能力、心理素质、答题书写。



高复部数学科赵焕梅副主任作题为《精研 、复盘》的备考经验分享。她的经验归结起来就两个词:精研、复盘。一、精研。首先是真题研究,对近三年真题分类汇编,提炼核心考点,可以精准把握考试方向,其次研究课本,对于重要的知识内容,要求并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讲解,认真思考课本问题、例题,体会其中的数学原理和思想方法。尖子生要吃透、钻研和变通课本问题、例题。“老师结合课本进行知识串讲,弄清重点知识的来龙去脉、相互联系,结合知识设计问题,使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参与解决”。最后是研究名校试题。二、复盘。“考后析得失,是考好的关键”,赵主任说。具体的做法是:提醒学生分数是第一位的,查找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失分。试卷改错时要注意找出基本概念、公式、定律、定理和常考的一些基本观点。强调学生对概念要理解深刻、记忆准确,对公式不仅要会背,而且要会推导,对定理要理解其证明的思路和方法,三套试题为一个单位,寻找出错的共同点,同时还要归纳解题思路和技巧。最后是分层突破,分分必争。

接着是物理科组的李敏菁老师发言。她发言的题目是《 深耕物理教学,助力学生逐梦》。首先,她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同学们对物理的兴趣,她会引入生活中常见又有趣的物理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具体,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主动去探索”。“课堂互动也十分关键”,她说。她常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参与讨论,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限时练,还有会课网app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知识薄弱点,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周周清,极大地提升了复习效率。“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从最基本的概念和公式入手,耐心辅导;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和研究课题,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同时,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对典型例题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技巧,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



会议的第三个议程是科组表态,增分宣誓。老师们意气风发、精神抖擞,“鼓足士气,齐抓共管,打牢基础,注重积累,补差补缺合理安排,勇夺高分!”、“精心备课,确保每一节课高效、精准;耐心辅导,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团结协作,一切以提高成绩为目的!”、“践行精准教学,训练高效,团队协作,因材施教,以专业护航高考,用热情点燃梦想”、”Dream high, Study Hard, English Will Take You Far!"。一句句口号气吞山河,一声声宣誓催人奋发!











会议进入德育管理总结及经验交流环节。先是高三德育处戴云主任作《以德育管理赋能高考,用温度铸就辉煌》的主题发言。戴主任说,高三备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心理、习惯和品德的全方位塑造。德育管理,看似与分数无关,实则是高考成功的关键所在。戴主任在会上明确提出后阶段德育工作的具体设想:一、以激励为策,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具体作法是:设立学习目标奖励机制;开展学习小组竞赛; 家校携手助力高考。二、以常规为纲,夯实班级管理基础。包括优化班级考勤管理;强化课堂纪律监督;营造温馨班级环境。三、以关爱为基,服务学生心理健康。四、以文化为魂,营造积极备考氛围。定期组织高考励志活动,如“统考表彰会”“高考冲刺动员会”等。邀请优秀学生分享高考经验,激励学生树立信心。同时,在校园内张贴高考励志标语、悬挂横幅,营造浓厚的高考氛围。组织一系列减压活动,如“高考减压音乐会”,四月份同唱毕业歌。马上要进行的“高考减压心理讲座”等。通过音乐、舞蹈、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整心态。



接着是优秀班主任作班级管理经验介绍。首先由王莹老师分享。她说,班级管理,我用“用心”二字来概括。具体有四点。一、榜样人物,激发学生内驱力。“我举刘强东、马云等企业家名人的例子来激励他们,让学生明确目标,坚定信念,自觉自律”。二、加强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班风。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举止有度。三、团队协作,高效复习。各科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做到“日清、周结、月复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团队协作,共同进步。四、家校合作,共促进步。她说“高三阶段是学生学业压力最大、最关键的时期,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至关重要。定期沟通,及时反馈,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等”。

其次,杜春燕老师也分享了她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她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场灵魂的对话。我始终秉承’言而有度,爱而不宠‘的育人理念。教育需要爱,但爱不是溺爱,而是有原则、有方法的爱”。在谈到“治班方法”时,她着重谈到下面几点:一是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让课堂充满活力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用积极的态度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二是爱是教育最美的语言。雪中送炭,分担学生的痛苦,分享学生的成功。三是创特色班级。最后杜老师还用“六心”概括她的班主任工作态度。

赵增文副主任代表高复部班主任作题为《用智慧点燃希望,用爱心唤醒潜能》的经验分享。他说,“高复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带着遗憾与不甘再次踏上备考之路,他们有着强烈的升学欲望,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作为高复部班主任,心理疏导工作至关重要。我经常与学生一对一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焦虑与困惑,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同时,我也邀请心理老师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在谈到具体做法时,赵主任说,首先我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制定严格的班级规章制度,与任课老师密切配合,对违规同学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跟踪督促其改正。其次,注重“学习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与各科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在各科的薄弱环节,安排针对性地辅导。“对于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我会耐心地指导他们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做笔记、如何进行知识总结”。最后,加强家校沟通,建立长效机制。每周通过微信群向家长反馈学生本周的学习情况,包括成绩进步、课堂表现等。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共同商讨教育方法。




会议的第五第六项议程是“年级德育主任、班主任表态发言,高三年级工作组集体表态发言和增分宣誓”。



会议的最后一个议程是高中部邓荣华校长作总结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锚定目标,提分增效”。他首先给大家拋出一个问号:是谁拖了后腿?要求管理、老师、学生三个层面都要反思。管理层面要反思工作组、班主任、学科组的复习计划和执行力;科任老师要反思知识盲区和是否存在低效高耗现象,强调“名师+严师+盯师”;学生层面要反思学习态度、模块知识漏洞、知识点不得分以及书写等。他还提醒大家,不要因非智力因素丢分过多。“夯实基础、专题突破、综合训练、回归基础。抓重点抓过关-主动找/盯学生-天/周反馈。练后百分百过关,考后百分百过关”,大家长为备考再次出谋划策。最后他强调一点:以思想引领为核心,激发斗志为抓手。努力打造一个“场”,就是(高考)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在其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自信。不管学生基础如何,在这个场中都变得勤奋、自信”。
“锚定目标求突破,提分增效铸辉煌”。高考只有80天,让我们以专业护航高考,用热情点燃梦想,精讲精练,科学备考,全力以赴,共同开启玉林新世纪高考新篇章!
END
编辑丨曾凡
供稿丨何流
一审一校 丨张岸峰
二审二校 丨邓文勇
三审三校 丨邓荣华
